既然最近在聊腸胃問題,
我們就談一個中醫裡很有趣的問題:『病位』。
病位?
不就是疾病所在的位置嗎?
有什麼好談的?
問題來了~
我們不是這樣看的喔~
中醫認為的病位是指:
病邪所反應(聚集)的位置。
不是指病變所在的位置。
例如:
有一個七歲的小孩,拉肚子,我開了『葛根湯』
拉肚子,這很明顯是腸子的問題?對吧!
一定有人問葛根湯,不是治感冒的嗎?
怎麼拿來治拉肚子呢?
拉肚子不是應該先止瀉嗎?
我雖然很想說『我就想這樣開,不行嗎?不然你自己開?』
但是,這樣患者會流失,
只好解釋一下
孩子的症狀是:
脈浮、發熱(發燒或身體很熱)、微有汗、呼吸急促。
惡寒(很怕冷)沒多久,就變覺得很熱、
肚子會痛,拉肚子。
脖子的大筋摸起來又硬又緊。
在我們中醫裡分類是:太陽陽明合病。
『太陽、陽明合病者,必自下利,葛根湯主之。』
因為他的病邪都集中在表(病位)
太陽病,脈浮,頭項強痛。
陽明病熱而不實。
所以,採用葛根湯發病位之汗,使邪有出路。


